close

為了呂思清的梁祝音樂演奏會   

又一次來到了中正紀念堂

剛好遇上台灣書法家 駱明春(文謙)先生的書法展...

《愛古不非今──駱明春的書法世界》

牆上這副蘇東波的 琴詩

讓Joanne 在他跟前獃了好一會兒

愈發有感...


「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 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 」


這首詩 蘇東坡問的是:

如果說 琴聲是出在琴身本身

那麼放在琴盒裡的琴 又為什麼沒有聲音?

如果說 琴能彈出聲音是因為手指的關係

那麼 又為什麼不能從人的手指上聽到琴聲呢?

也就是為什麼我們 既不能在琴上找到琴聲

 也不能在手指上找到琴聲

那麼人聽到的美妙琴音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首關乎佛理的 偈詩

那有相與無相 有覺與無覺 已經混亂了整個思緒

所謂的事間法 都是有生 有滅

之所謂 「有因有緣世間滅...」

《 首楞嚴經 》也說:

「譬如琴瑟、莘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此。」


 

萬物都是 因緣合和而成 才能夠圓滿

空有一把琴    或獨有一雙手指

都沒有辦法奏出 曼妙的琴聲

事物與事物之間 必定有所連結 才得以存在

否則琴還是琴   指還是指...

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莫不如此

乃因 因緣和合而得以存在

更需琴與指相互配合...

所奏出的聲響 才得以稱之為樂

為樂者 才能有起有伏 有情感...有生命...

否則只能謂之為聲

但琴與指 又豈能朝朝暮暮呢?

琴指間的因緣 卻也強求不得 

然而不同的指尖 所奏出的音樂 故然不同...

懂琴的手指 懂得點到止

而似懂非懂的手指 則讓琴有聲無樂

手指莫要責怪琴 琴也莫要責怪指

此乃因緣所際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蘇東坡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anne 的頭像
    Joanne

    小眼睛的文化筆記本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