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洛克藝術(Baroque art)

是十七世紀歐洲的藝術風格,初發源於17世紀教皇統治的羅馬,那時義大利是

歐洲藝術中心,但在巴洛克後期,歐洲藝術中心移轉到法國,它並沒有明確的

藝術風格,只能算是一種愛好和時尚。

意味著運動、追求新奇、熱中於無窮、不安和對比、以及各種藝術形式的大膽

融合的巴洛克藝術。一反文藝復興藝術的平靜和克制,表現為「戲劇性、豪華

與誇張」。

巴洛克藝術反對複雜化和公式化的矯飾主義(樣式主義),代之而起的是較為

不複雜、比較寫實與更令人激賞的風格。

十七世紀歐洲強權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所以生活上提倡豪華享

受,因此對建築、音樂、美術也要求豪華生動、富於熱情的情調。

十七世紀歐洲有新舊教的權力之爭。舊教勢力用暴力鎮壓信徒,再積極利用藝

術思想形態──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巴洛克藝術不排斥異端的感官喜悅,亦忠實於基督教的世界觀,故亦是「基督

教化的文藝復興」。

巴洛克藝術的特質  

(1)善用動勢:不管是實際的,如波形的牆面或不斷變化的噴射狀的噴泉:

還是含蓄的,如描繪成充滿活力或動作顯著的人物 ---不再如古典文藝復興時

的靜態表現,而呈現歪斜配置的動感。

(2)力圖表現或暗示無窮感:例如伸向地平線的道路,展現無際天空幻覺的

壁畫,運用變換透視效果使其變得撲塑迷離的鏡面手法。

(3)強調光線:設計一種人為光線,而非自然的光,產生一種戲劇性氣氛,

創造比文藝復興更有立體感、深度感、層次感的空間。造成輪廓線模糊,構圖

有機化,而有整體感。

(4)追求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

(5) 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

融為一體。

 

收藏了幾幅 Joanne 喜歡的畫作  可惜有些畫作販賣部都沒有賣

<雷奧波德.威廉大公在其布魯塞爾的畫廊>


約於1651年繪製油畫
富麗堂皇的畫廊中,戴著帽子的是威廉大公,旁邊則是畫家本人正在評賞一幅畫像。宮廷畫師巴仁身材較為矮小,也容易辨認,其他人物的身份則尚無定論。前景兩條狗具有幾種解讀方式,或許來自一句荷蘭諺語:「兩條狗很少就一根骨頭取得共識」,隱喻一種欲獲得大師傑作的競爭。
畫中圖畫都來自漢彌爾頓公爵及德拉.那維收藏的義大利油畫,尤其是威尼斯的畫作。
此圖記錄了威廉大公身為收藏家的聲譽,至今多數作品仍收藏在藝術史博物館。

<聖米迦勒將撒旦打入深淵>
約1665/1666
牆上的文字:MANE THETEL PHARES
亞麻布
忠於上帝的大天使聖米迦勒,將背叛上帝變成撒旦的同伴打落深淵,一直是十六至十八世紀反宗教革命時期,教廷藉以對抗宗教改革的象徵。
慕里歐為西班塞維亞方濟會教堂製作了二十一幅亞麻布畫,此幅是這件大宗委託的第一部分。
年輕的戰士腳踩撒旦,從下方黑暗中衍生出明亮色調,雲層中放射出神秘橘黃色彩,在天使的頭部後方凝聚成光環,而其腰圍間披著紅色披巾,則明示信仰戰勝異教,光明戰勝黑暗。 


                        

安德烈斯‧科內力斯‧林斯(Andries Cornelius Lens,1739安特衛普-1822布魯塞爾)

<奧地利的法蘭茲二世與其姊瑪利亞>
繪於1768年亞麻布

荷蘭重要古典主義畫家林斯年輕時即被荷蘭總督洛林任命為宮廷畫家,此圖為其早期作品。
1768年二月法蘭茲大公這位被期盼已久的男性王位繼承人出生的消息,令維也納的瑪麗亞‧德雷莎皇后感到非常地興奮。
如同其餘的孫輩一樣,同年十月她接到此張法蘭茲與比他長一歲姊姊的畫像,幾個月大的法蘭茲坐在矮沙發椅上,姊姊瑪利亞身體彎向他,小狗試著往沙發上跳。
從右下角簽名「A. Lens」可得知此畫的確是安德烈斯‧科內力斯‧林斯所作。


                  

 

 

伽哥.布拉佛(Cecco Bravo,1607佛羅倫斯—1661茵斯布魯克)

<被風神圍繞的曙光女神>
約於1659年或更早繪製油畫
來自佛羅倫斯的提洛爾大公夫人安娜.德.梅迪奇,寫信給佛羅倫斯的兄弟,雷奧波德.德.梅迪奇主教提到,她非常喜愛布拉佛為茵斯布魯克宮廷繪製的兩幅畫。
根據研究,此圖即是兩幅其中之一。
曙光女神奧蘿拉裸露的身軀漂浮在半空中,正為世界降下花朵與珍珠所組成的甘霖,周遭圍繞著女神普迪與她三個風神兒子。
在古希臘、羅馬的神話中,晨露便是曙光女神的眼淚,而色彩繽紛的花朵也暗示著曙光又給世界帶來色彩。


 

馬西米連半身畫像

馬西米連一世為腓特烈三世與葡萄牙公主伊利諾之子,透過與勃艮地公爵獨生女瑪利亞聯姻,低地國併入了哈布斯堡皇室的領土。身為馬西米連一世的御用畫家,史特里格爾曾繪製過不同版本的皇帝肖像。畫中皇帝穿著文藝復興盛期的騎士盔甲,頭戴著十五世紀類型的皇冠,冠上鑲滿寶石,冠邊則為晚期哥德式的葉片裝飾,頂上則嵌有十字架。


                          

勃艮地的瑪利亞半身側像

瑪利亞為勃艮地大公查理的獨生女,她的丈夫馬西米連一世因戰爭擊退法國,保有低地國最大的領土,但瑪利亞後因狩獵意外於1482年不幸身亡。馬西米連透過畫像來緬懷他最愛的妻子,如同這幅以及其餘在她死後十年間陸續創作的繪畫,都是遵照早期尼德蘭式的構圖方式,呈現瑪利亞的半身畫像。她頭戴著黑寧,一種晚期哥德時期勃艮地式的女高帽,飾有整片垂掛的透明頭紗,身著石榴花紋編織的 義大利錦緞女裝。


                       

 

<神話寓言(戰神、維納斯、勝利女神與邱比特)>

波多內(Bordone,1500特雷維西歐-1571威尼斯)
約 1550─1560年間繪製
油畫上面 4公分有接補痕跡:111.5 x 174.5 公分
戰神馬爾斯用雙臂環抱著愛神維納斯,背上有翅膀的是勝利女神維多利亞,手拿著花冠放在兩人頭頂上。
矮小的愛神邱比特將玫瑰花撒在維納斯膝上,祂的弓與箭袋則掛在檸檬樹上。
玫瑰象徵與婚禮有關,花冠是由桃金鑲所編織成的,代表愛神的神聖植物,神話中愛情希冀長久也是要靠它,為一古老的婚禮象徵。
在波多內眾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維納斯相貌。


迪亞哥.委拉斯蓋茲(Diego Velazquez,1599賽維亞—1660馬德里)

<穿白衣的馬佳莉塔.德雷莎公主>
約於1656年間繪製油畫
此張畫像是十七世紀西班牙與奧地利哈布斯堡兩系之間緊密聯繫的見證。
畫中人物是奧國瑪利亞安娜和菲立普四世的女兒,當時只有五歲,就已經被決定成年後要與王位繼承人表哥雷奧波德一世結婚。
之後,委拉斯蓋茲所繪的公主畫像,即被陸續被送到維也納。
畫家充份表達王室小孩的魅力,金黃色頭髮,細膩肌膚。
公主穿著白色有紅花與黑色刺繡花邊的服裝,各種色塊點線的累積,表現衣服質地觸感能力令人驚嘆,線條都相互關聯並聚合成立體的身軀。


             


 

喬凡‧安德列‧希拉尼( Giovan Andrea Sirani,1610-1670波隆納 )

<希比勒>
繪於1640年後不久亞麻布
此圖以基多‧雷尼的聖像畫古代神話和歷史女英雄的半身像作為參考典範。
然而十九世紀,也有人認為畫家應是喬凡‧安德烈,或是他身為畫家的女兒伊麗莎白‧希拉尼。
從大量的複製品可以看出這幅畫受歡迎的程度,其中一幅是馬提亞‧莫列提為科希尼家族製作的馬賽克鑲嵌作品,後來被納入佛羅倫斯的洛林藝術收藏中。
十八世紀的繪畫深受雷尼晚期以及希拉尼精緻、色調柔和的作品的激勵和啟發。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席根—1640安特衛普)

<西蒙與艾菲琴妮亞>
約於1617年繪製油畫
此畫主題來自薄伽丘《十日談》,富有俊美、但無受教育的西蒙,愛上艾菲琴妮亞並決定為她改變其農夫生活。他在極短時間內學習到教養,歷經多次冒險與落難,終使艾菲琴妮亞成為他的妻子。
畫家依循原著的描述,面對女主角的美麗,西蒙必須倚靠手杖才能站立。
魯本斯以豐滿人體著稱,艾菲琴妮亞下半身披著若隱若現的衣裳,畫家不僅繪出她的肌膚色澤,並呈現閃亮的透明感。

畫中出現的水果、動物,及自然風景是由另外兩位畫家所繪。


<小花束>

新興自然科學中對植物學的興趣引導到藝術表現上,揚‧布勒哲爾堪稱其中翹楚。 擅長花卉靜物,獨特精細的觀察能力,具有表現素材柔軟質感的能力是他的藝術特徵。畫中的花卉每朵皆以極端寫實手法描繪,鮮花迅速凋謝的生命週期隱喻世間一切皆是瞬間即成過往。 無根的植物正如同錢幣、首飾與戒指,更突顯虛無的想法。 畫中一枚刻著1599年的金幣,並不是繪製的日期,但也證明此畫作至少是在該年之後才完成的。 


                  

巴爾塔薩‧丹那(Balthasar Denner,1685漢堡-1749羅斯多克)

<老婦人>
繪於1721年前亞麻布
婦人臉部像是透過鏡頭的透視被呈現出來,老化的皮膚和皺紋刻劃的相當仔細,畫家有「毛孔丹那」的封號,畫中的確有少數毛細孔清晰可見。
具有斑點的毛皮為衣服注入了活力,光影的變化讓毛皮好似伸手就能觸摸得到。
丹那從鹿特丹前往倫敦旅程中隨身攜帶這幅畫,很多人向他出價,最後奧地利大使受查理六世之託,以高價將它買下。
此畫於1751年曾紅極一時,甚至有人將其媲美於達文西的蒙娜麗莎,但十八世紀末時,其光環就已逐漸消退。

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1577席根-1640安特衛普)

<自畫像>
繪於1638或1640年左右
柱子左邊的提詞「P. P. Rubens」是後加的
油畫
魯本斯自畫像總是以及胸的肖像示人,惟獨此幅採用一般宮廷畫像的及膝形式,並且配帶象徵宮廷肖像畫的物件,可看出他是遵循十六世紀威尼斯畫派提香的畫風。
畫中魯本斯身著盛裝,佩著象徵爵位的劍,氣宇軒昂,儀容閒雅,流露出自信及滿足。
儘管魯本斯對宮廷生活抱持冷漠及懷疑的態度,但在自畫像中仍希望表達出屬於貴族的階級。
這幅畫為魯本斯逝世前兩年所作,即使右手戴著手套,提醒著觀者他晚年因手部痛風而不得不拋棄畫筆的無奈。


                      

多爾契(Carlo Dolci 1616-1686 Florenz)

<正義的寓言>
約繪於1665年亞麻布
多爾契是佛羅倫斯畫家,他的宗教畫令天主教徒難以接受:混合著過度細膩的情感,以開放、無顧忌來激盪賞畫者的情緒;以精確、近距離、顏色鮮豔的寫實主義來描繪對象;人物光滑、不毀壞的表皮經得起時空的考驗。這種獨特的風格使多爾契成為出色的肖像畫家。

<蔬菜市場(七月-八月)>

此畫原本屬於季節系列六幅之一,畫面有兩個解說畫作的圓形小圖,以畫中畫的形式出現,藉由描繪季節月份的景緻來指示此張畫題所屬的月份。
這幅畫既非市場的寫實描繪,也不是風俗畫或是靜物寫生,賽維是以昔日尼德蘭南部廣為流傳描繪市場與廚房的傳統畫法作為臨摹的依歸。之前這類畫作的內涵多以聖經題材為主,此處則呈現出單純的季節寓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