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0110_100800.jpg

隨著 對西洋藝術史的認識     自己對畫作的喜好也逐漸不同

每年的故宮大展總是要來朝聖一下

本次展覽共分6大展區

交代了 風景畫 從配角轉變為主角的足跡

 

巴洛克

風景僅做為襯托主題的存在 需要依附在有意義的人物上

人物則以神話、聖經故事人物為主體:

夏歐羅巴 、 甲與亞伯拉罕

洛罕-歐羅巴.jpg

 

擄掠歐羅芭故事源自於奧維德的《變形記》

又是一個宙斯為了撩妹,精心設計的擄掠場景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中東  宙斯老大看上了斐尼基公主的美色

變成一頭美麗的白公牛去泡妞   騎上牛背的公主妞 被急著打泡的宙斯牛

一路狂奔載到海的另一端—克里特島     成為後半人生的落腳地--- 歐洲

 

為了紀念宙斯打砲牛的角色    於是則出現了天空中的金牛座

好不浪漫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好姑娘不可以隨便上牛背

 

另一個 15世紀 威尼斯畫派 提香的版本的擄掠歐羅巴順便欣賞一下     

提香版本-歐羅巴.jpg

  

 â

路易十四時期 則以皇家VVIP人物登場

《那慕爾1962之攻城戰》

20190110_150158.jpg

路易十四以皇家VVIP英姿

強調權威感十足的太陽王 路易十四

攻下了城 怎麼能不來打卡炫耀一下呢

 

畫作用來炫耀君王貴族的戰事功績

風景的存在 還包含了地貌學以及建築學等… 

於是繪畫團隊就成了  莫蘭工作室囉~

《路易十四君臨萬塞納

20190110_103734.jpg

此期間建築型式嚴謹並以直線為主體

路易十四掛點後 由路易十五 轉變的輕鬆開放

一直到強調曲線為主體的洛可可

    â

洛可可 人物還是以貴族為主

從暗沉的貴族英姿、農民辛苦的褐色轉變為 貴族屋外享樂、奢華夢幻的戀愛場景

洛可可風強調細緻、華麗、唯美 極盡奢侈浮誇、金碧輝煌、曲線

木質葉片 白、金、黃塑造出華麗空間

 

提到 洛可可時期的重要畫家  莫過於 雅宴畫家華鐸 以及 布雪

華鐸 以薄油畫透明感畫風 做為洛可可的先驅   不過本次並沒有展出他的作品

華鐸的1717《西堤島巡禮 》感覺上也可以稱作草地上的午餐啊

 

洛可可派大師 布雪  路易15的首席宮廷畫師

本次展出的是布雪作品只有小小一件

d19b8981565e70de5b4e308db65e2c36.jpg

《田園》

感覺他最強的還是細膩的人物畫

強調 感官刺激與配色優先

 

Joanne個人還蠻喜歡 布雪的 宮廷美女畫作以及希臘神話中的人物

尤其是 月神戴安娜~

沒想到神話中的男人婆竟也有如此唯美的時刻

但對於客兄很多的維娜斯,倒是沒什好感

 

=======洛可可小札記==================

提起 洛可可便讓人想起那位才女小三龐畢度

龐畢度夫人在蒙面舞會上,成功擄獲國王的心

從此則生活在愛與權力中

Screenshot_20190111-233831_Google.jpg

但她倒不是純靠外表的傻女爵

從布雪畫作 中發現她手拿 樂譜、百科全書-孟德斯鳩(三權分立)

懂得以知識做後盾 達成自己的夢想  同時也擁有了法國宰相地位

 

由於她熱愛藝術 組成皇家劇團在宮廷上演,因而啟用了各種藝術家

與當時最有地位的 宮廷畫家布雪 共同開創洛可可的全盛時期

 

並帶動 賽弗爾瓷(SEVRES)器的風潮

賽弗爾藍呀

 

由於買下許多城堡 也被批浪費

不過 洛可可本身就是一種浪費的奢糜感啊~

 

42歲死亡時,被路易15特別許可 在宮內斷氣

促成法國與奧地利兩大國結盟的 路易16跨國婚姻

 

由馬莉安托內特 繼承洛可可風

雖然奢華的洛可可只維持了60

============================================

倒是一幅 《獵後歇息》讓人想起了 布雪的徒弟  弗拉哥納爾的秋千

20190110_150242.jpg

 

展場只展出了幾件洛可可風的作品   另一個展區則是 以反洛可可風的廢墟風

畫家厭倦了 洛可可   由霍貝(羅浮宮第一屆館長 )發展出一股廢墟風

VIP人物主題淡出畫作,以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登場

廢墟中的紅色衣服的遊唱詩人

廢墟.jpg

霍貝《被水圍繞的神殿》1780

20190110_111654.jpg20190110_111714.jpg

委爾內《日出》《日落》1746

 

景物浮現,人與風景各佔畫作主題的一半   強調出風景

#也因為1784年義大利龐貝城的開挖,  藝術又將焦點轉移到古典主義風格

 

荷蘭影響   17世紀 荷蘭的風景畫已經完備

19世紀法國才受其影響 開始形成向荷蘭學風景畫的風氣

以動物為主題、自然氣息出現  逐漸發展出 風景開始佔畫作主題的2/3

《有牛群的風景》

20190110_140909.jpg

巴比松畫派出現

好心腸的柯洛

據導覽員說  因為畫作太有名、太好賣,常常有人放仿冒賺錢

柯洛為了體卹這些人 還仁慈的在他們的畫作上 簽上自己的名字

有一種 本人認證的感覺阿~

柯洛《向晚》1860-1870

風暴來襲1870

風暴.jpg

巴比松派的風景畫大師 柯洛

許多印象畫家都向他學畫    畢莎羅以及    女畫家 莫里索也是他的徒弟 

這位莫里索正是 繪製    《鞦韆》  弗拉哥納爾的孫女 呢~

秋千的弗拉哥納爾.jpg

她嫁給馬奈的弟弟   而常在雷諾瓦畫作中出現的女孩 便是莫里索與 馬奈的弟弟的女兒

 

現實主義的​​​​​​​ 庫爾貝  1874《山中小屋》也是描繪瑞士的山中生活

逃亡中不忘打卡

山中.jpg

 

風景畫擴張到都市 

尤其是忙碌的巴黎、火車、天光、燈光、水光

柯爾特斯的《巴黎夜景》是本次不能拍照的3幅畫作之一

真的很愛Edouard Leon Cortes一系列的 Paris at night​​​​​​​

Edouard Leon Cortes.jpg

哈斐利《聖米歇爾大道》1890

米歇爾.jpg

運用 單點透視

遠處的"骨灰塔"   聽導覽說還放著居禮夫人、雨果與大仲馬的骨灰啊

 

從巴黎市區再擴張到郊區  從聖地楓丹白露開始

由於照相機的發明   繪畫不用像   是內心境界啊~

印象派

《陽光下的丁香花》1872

陽光下紫丁花.jpg

在巴黎郊區小鎮,明媚的陽光下,盛開著粉紅色的紫丁香,

樹下則有兩位女子。

好喜歡這暖春午後的感覺,完全可以感受到畫作傳遞的溫度

在通過陽光照射在女性身上的陽光描繪中,可以看到追求光效的創新表現。

 

話說【草地上的午餐】 真的有好幾個版本。。。  

馬奈經典版

Édouard_Manet_-_Le_Déjeuner_sur_l%5Cherbe.jpg

《草地上的午餐》創始人 馬奈(1863) 他在野餐墊上 多提供了一位裸女 因此震驚了法國 

此畫原名為《浴》1863 是因為後面的女子在洗澡? 還是這位是剛洗好的?

明暗交錯 呈現出光的變化,則使他被視為印象派畫作的先驅

莫內陽光版

20181008000105.jpg

莫內在樹上畫了一串心表達對卡蜜兒的愛意~ 

真的是該表達一下

總是在大太陽底下當莫內的模特兒  烈日下得來回走上好幾回

應該都快曬暈了吧~

稱職卡蜜兒   直到死亡當下也還在當莫內的模特兒

真有點辛酸啊。。。

 

塞尚塊狀版

塞尚草地午餐.jpg

畢卡索變形版

毕加索版本.jpg

大家都有張 #草地上的午餐~  展現巴黎中產階級 時尚的野餐文化

但搭完20幾公里的火車,再搭個10幾公里的馬車去野餐,不會累嗎?

 

奧賽美術館原本的草地午餐  是大鬍子庫爾貝

26歲的莫內 之所以有雄心壯志要畫一張7公尺大畫 就是受了庫爾貝《奧南的葬禮》的 影響

兩幅畫現在都珍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

monai.jpg

《楓丹白露森林邊際》1885

20190110_221056.jpg

Joanne 很喜歡希斯萊的作品  本次共展出3幅畫

 

未完成~

 

 

 

 

 

 

 

 

 

 

 

 

 

 

 

 

 

 

 

 

 

arrow
arrow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