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音樂美學講座時間

課程主題再度回到了  畢德麥爾風格

一個特有的藝術文化時期

怎麼總有一種要喝啤酒的感覺??  畢爾 ? 

 

畢德麥爾是一種文化轉變的時期 

它的政治背景是 在歷經了 法國大革命、美國革命及拿破崙戰爭後

相對穩定的19世紀初    

文學、音樂 與藝術   一別過去的王室貴族風格  

一切逐漸被中產階級取代  人物變得樸實   衣著則由奢入簡

室內裝飾則一反十八世紀的華麗   追求優雅恬靜。

( 現在才明白   原來 Joanne家    一直畢德麥爾風   不是家徒四壁啊... )

 

聽完ZOE的課程後   直接來到北藝大圖書館   查了查相關資料

( 吼~ 真是為自己的認真豎起大拇哥 )

竟然隨手一翻 就看到了對於畢德麥爾的論文論述

運氣真是懶人的好幫手

 

畢德麥爾(Biedermeier)   出自於1854年 Scheffel (1826-1886)所寫的詩篇

畢德先生的安詳夜(Biedermanns Abendgmutlichkeit)、懶人麥爾的控訴(Bummelmaiers Klage)

一位醫師及哲學家  Ludwin Eichrodt(1827-1892) 及 Adolf Kussmaul(1822-1902) 根據這兩篇詩篇  

創造出了一個虛構人物  畢德麥爾...

 

畢德麥爾先生 安於自己的小確幸   是一個不喜歡過問政治 、為人正直的小鞋店老闆

他只關注音樂、詩歌和 藝術

在當時  Bieder 意指體面守法但有點天真   Meier  則是常見的德國中產階級姓氏

畢德麥爾 Biedermeier 最後  則成為了一種    

中產階級擁有藝術氣息、關注個人品味 與家居生活閒情逸致的一種觀念

 

在畢德麥雅時期  中產階級發展出他們的文化和藝術品味  如家庭音樂會  

在文學方面  以「襲舊」和「保守」為特色

文學家普遍遁入田園詩

畢德麥爾風  則與當時的浪漫主義成為互相依存的文化現象...

 

想起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也是成立於1842年  正是畢德麥爾時期啊~

這個時期的活耀音樂家  貝多芬、舒伯特、孟德爾頌、李斯特、以及史特勞斯家族

作家則包括   格奧爾格·畢希納、海因里希·海涅   等人

 

( 說到海涅 Joanne 立馬想到 舒曼的連篇歌曲《詩人之戀》...

  說到舒曼 Joanne 也立馬想到了 克拉拉與布拉姆斯 的三角關係   還有精神分裂症...)

 

重要的 詩人則  有  歌德 、 約翰.彼德.艾克曼    和  讓·保羅

畫家 則為   卡爾·施皮茨韋格 、弗里德里希.馮.阿莫林、  華德米勒

 

說到阿莫琳 與  華德米勒 

Joanne 想起2015年在故宮展出的

 《阿爾卑斯皇冠:列支敦士登秘藏瑰寶展》

是一個超級棒的藝術作品展覽

所以一共去了兩次。。。

 

在展場 Joanne 就超喜歡  阿莫琳  這幾幅肖像畫

《兩歲的列支敦士登公主瑪麗‧法蘭切斯卡》

(Marie Franziska von Liechtenstein, 1834-1909),油彩紙板,1836,列支敦士登美術館。

粉嫩可口的小臉蛋   讓人很想咬上一口

小卷毛上的光澤   栩栩如生

阿莫琳1

《魂縈夢繫》(Lost in Her Dreams),油彩畫布,1835,列支敦士登美術館 

不知道在那憂鬱眼神的心靈裡   究竟是被著甚麼樣的恐懼所所包圍

Joanne 當天在這幅畫作前停留了好久

阿莫琳3  

《戴草帽的女孩》,油彩畫布,1835年,列支敦士登美術館

阿莫琳2  

 

很吸引 Joanne 的靜物畫其實很少見

因為總覺得靜物少了些生命力

但  斐迪南.喬格.華德米勒  《瓷器中的花與燭台及銀器》卻很讓人心醉 

柔滑光澤的粉色緞帶   光燦閃耀的銀器    嬌美盛開的花朵

仿中國風的瓷器 反映出流行的東方風潮

華德米勒的畫作  真的值得好好的研究...

Waldmuller  

卡爾·施皮茨韋格《星期天的散步》

前面的阿伯   你的傘也太簡約樸實了啊???

1024px-Carl_Spitzweg_036  

 

同時期 浪漫主義的 大自然風景、背影畫家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

據說兒時目睹自己的親哥哥遁入冰之海  因而蒙上了心裡的陰影

作品都是以背影及風景居多

《霧海上的旅人》(1818)。漢堡美術館。

 Caspar_David_Friedrich_-_Wanderer_above_the_sea_of_fog

《冰之海》(1823年至1824年),漢堡美術館。

Caspar_David_Friedrich_-_Das_Eismeer_-_Hamburger_Kunsthalle_-_02  

 

活耀在這個時期的音樂家  舒伯特   當然也走起了畢德麥爾流行風

寫了連篇歌曲  冬之旅   讓每個人都可以在家中享受音樂

這部作品是為 德國大詩人穆勒(Wilhelm Muller)的詩集《冬之旅》(Die Winterreise)所譜寫的歌曲   總數預計為廿四首。

第一首是〈晚安〉(Gute Nacht),描述一位年輕人在寒冷的冬夜四處漂泊,在完全不知目的地的情況下,悄然道晚安關門而別。

第二首是〈風信旗〉(Die Wetterfahne),此時懸在屋頂上指示風向的旗子正迎風飄展,更對照出年輕人失去人生方向和目標的孤苦無助。

第三首是〈冰凍的淚〉(Gefrorne Tränen),由於年輕人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頓時悲從中來,潸然淚下,兩行幾乎凍結的眼淚在酷寒的風中冰冷地從臉頰上滾落。

第四首是〈冰封〉(Erstarrung),年輕人走在曠野間,眼見滿載著昔日歡樂記憶的遼闊綠野,如今竟然成了一望無際的冰封雪景。

第五首是〈菩提樹〉(Der Lindenba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mt0cYUnVk&nohtml5=False

 

               在井邊門前有棵菩提樹,    我曾在樹蔭底下    做過甜夢無數。

                我曾在樹枝上    刻過無數愛的語言,     歡樂和苦痛時候常常走近這樹。 

                彷彿像今天一樣我流浪到深更,     我在黑暗中經過什麼都看不清。 

                依稀聽見那上面對我簌簌作聲,     朋友來到我這裡你會找到安靜。  

                冷風呼呼地吹來正對著我的臉,     頭上的帽被吹落不忍轉身回看。

 

                我家有菩提老樹枝幹密綠葉蔭,     回憶我別離家園曾工作在綠蔭邊。

                我對樹蔭下誓願並刻字在樹間,    倘老來希望不能遂,

                我誓永遠不歸返, 我誓永不歸返。

 

 

arrow
arrow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