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學了。

看梵谷展似乎成了一件必須先完成的要事,一件一直放在心頭上的大事。

家裡的牆上,掛了幾幅仿製畫,除了Joanne 最愛的印象派畫家莫內的幾幅畫之外,

就是梵谷的《夜晚的露天咖啡館》與《鳶尾花》了。

                                                                                   《塞納河的星夜》

                                                                                 《 1889 橄欖樹叢 》

畫家、畫作、觀賞者,一種微妙的三角關係,

畫作中用色彩、構圖 傳遞出了畫家的言語、情緒與細膩的思維,

每一筆,每一個條線,每一種顏色,皆勾勒出作畫時的種種心情,

Joanne喜歡在看畫時,天馬行空的思考著畫家當下的心情,

詮釋出畫家們想傳遞給我的訊息,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在梵谷的初期的速寫習作中,Joanne 看見一幅幅愁眉不展的質樸老人,

哀怨的神情,充斥著灰暗深沉的色調,

畫裡,總在黑暗中尋找黑暗的身影,黝黑的碳筆人物群,有一股沉重的喘息聲,

Joanne 頓時感覺到,梵谷似乎不僅是有著苦澀的哀傷,更是一段生命的沉悶、潦倒與低落。

窮困與孤獨,絕對能夠扼殺一個需要燃燒的靈魂。

一個正值年少的27歲熱血青年,每一個畫筆下,卻盡是孤獨的哀愁 以及 對愛的渴望與期待。

Joanne 非常喜歡梵谷後期的作品,或許是他到了法國巴黎,

與 印象派畫家 畢沙羅、高更 等人接觸學習,這些新的嘗試與經歷

讓人看見了重生的「文生 - 梵谷」。

                                                                                           《1889 餐廳內》

記得 『印象.畢沙羅』 ,是故宮2008年的夏季大展,展品來自於英國牛津

「阿胥莫林美術館」,當然也是 Joanne 的必看大展,因為畢沙羅可是印象派始祖哩。

畢沙羅 常從公寓的窗口來描繪城市風光,是一個「窗口畫家」 !

而梵谷 常用暗灰幽暗的色調來描繪農民,是一個「農民畫家」!

梵谷初期的畫作,總是傳達出了農民與工人們的辛勞與簡樸生活,因工作而變形粗糙的雙手

卻看不出農民為生活而努力的熱情,

此時的 Joanne,也完全感受不到梵谷對生命'的熱情,卻看到一種空靈的梵谷,

這也與畢沙羅所詮釋的農村風光大異其趣。

梵谷以新印象派點描技法,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巨大旋渦筆觸,

Joanne 喜愛的 《星夜》 與 《普羅旺斯夜間的鄉村路》 ,都是以這樣一圈圈的旋渦所描繪出來的。

《柏樹與兩個人物》,這畫給 Joanne 相當大的震撼,強烈耀眼的筆觸彷彿將整棵柏樹燃燒了起來,

黑色火炬高聳入天,那油彩下筆的混厚與力勁,讓 Joanne 看見梵谷的激昂傾洩的情緒,

久久不能自己,梵谷的幾幅絲柏樹畫作,像似生命之火,點燃了人的靈魂。

一個人若能用畫點燃他人的靈魂,用畫燃燒自己的靈魂,

卻獨自的走進了一個世人無法理解的 瘋子世界,那種瘋究竟是一種對藝術的執著、一種渴慕,

還是對人生的體悟與參透?

是什麼樣形式的火炬,讓他難掩內心的騷動,

10 年擁有完成900幅油畫及1100多幅素描的動力?

 一張畫布,或許都是一種情緒的出口。


我不瞭解梵谷,但我試著想瞭解。

一個曾深刻描繪出向日葵熱情的人,在那光輝耀眼的畫作下,

仍藏有一顆孤獨、脆弱且不被瞭解的心,

當他進入聖雷米療養院時,是帶著何種的羞辱與絕望,

用著什麼樣的心情來看聖雷米療養院的後花園?


孤獨,是不是一種宿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anne 的頭像
    Joanne

    小眼睛的文化筆記本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